关于韩江和悲伤

《所以她一直在哭声中哭着》如果有个副标题,大概是“致韩江”,只是想想并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阅读,只是快速被她拉入了某种情境里,也就不太好意思用上这样的副标题。

对这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有些好奇,找了书来快速翻看——对电子书来说大概属于“快速浏览”吧。先是诗集《把晚餐放进抽屉》,原来我是有一些读诗的能力和爱好的,但是看了四五篇,就无法看下去了,太暗太伤痛。于是转到其他书,大多都是前几页看看就“不忍看”了。

短短的印象就是,基本上没有一个词语是欢乐的,全都跟铅块一样。如果说读起来就像是在阴暗的金属的废墟里行走,那么,写作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啊?而且,全部文字都是这样。想想,她可能是太难了,也太了不起了,所以是自行决定不要从悲伤和痛里走出来。甚至,要一点点锻锤它们。

很冷,看着外面的阳光,就想赶紧跑到阳光下面晒晒。因为,韩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常年关在冰封的灾难现场,书籍把这种感受溢出来了。

发了条 X 贴之后,总会有“莫名”的人,于是说她卖惨,说她只是抑郁,说人类就是喜欢悲惨之类 …… 充满了无知,而这种无知以及它们供养的极权大概就是“痛苦的源泉”吧。

事实上,并不是全人类都喜欢悲惨,完全相反,人类里只有那些最为杰出的人,才能应对、记录、文学化,以及充分表达出来。持续去做这样的事情,背后基本只有巨大的对“人”本身的爱,才有可能支撑。

相反,我是没有能力来应对和消化“多余的悲伤”了,应该某种意义上我有自己的命题,自己的那一份悲伤,也已经盛满了,足够足够的。在通勤路上看来一半的诗篇和《白》这本小说,大概就停下来了,短期不会再去看了。

联想到她所经历的时代和她面临的机遇,我觉得不是没有机会“出来”,而是自己决定了“不出来”。同样,中国也有数次这样的“时代和际遇”,人们都“出来”了,没有人持续去锻锤这些伤痛,形成连绵不绝,无法洗净的悲伤。绝大多数人都是逃避的、粉饰的,甚至自我赋予荣光,一对比充满了“小”。也看到过诗人,后来在作协里堂而皇之做评委,但也曾经写过精彩的广场悼念。

连绵不绝的痛苦和悲伤,真是难啊。

所以,某些时候,抑郁是一种道德,悲伤是一种勇气。而对某个国家来说,可能长期都是这样的“某些时候”。

Avatar photo

作者: horse

我们在每个都市都会走失; 但我们依然会扣扳机,狩猎自己 每个人都闪耀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