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奇奇怪怪的“润学问题”

来自 在地与离岸 10:多伦多与东京的云中老友对谈录 这个视频里的 AI 整理,还蛮有意思的。

1. 润出去是为了追求民主自由吗?

答: 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成立。在国内,追求民主自由应该在国内追求。润出去的人,是在国内不能或不敢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润出去是有代价的,要面对孤独、边缘化和重新扎根的痛苦,并非占便宜或爽了。

2. 海外华人有公共生活吗?

答: 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在海外的华人社区缺乏公共生活,如同“荒芜的小区”,缺乏共同记忆和社群活动,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感。

3. 如何面对润之后产生的孤独感?

答:

  • 承认并接受孤独: 孤独是润之后必然面对的课题,将其视为一种状态,而非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 重建社会连接: 积极寻找同好,参与社群活动,重建人际关系网络。
  • 发展个人兴趣: 培养爱好,例如阅读、游戏、园艺等,为自己创造精神空间。

4.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润之后的生活?

答:

  • 转移注意力: 避免过多谈论过去,引导孩子关注新生活中的积极方面。
  • 提供具体指导: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安排课余生活,适应新环境的节奏。
  • 鼓励多元文化体验: 例如观看当地动画片、阅读英文书籍等,帮助孩子融入当地文化。

5. 润之后,如何选择新的职业方向?

答:

  • 考虑个人兴趣和技能: 例如园艺、木工、厨艺、钟表维修、相机维修、音响维修等都是可行的选择。
  • 平衡工作与生活: 避免选择过于消耗体力或牺牲家庭生活的职业。
  • 注重社会连接: 选择能够与人打交道,保持社会连接的职业。

6. 为什么深夜食堂在中国拍不好?

答: 因为中国缺乏日本那种人与人之间渴望在熟人圈子之外寻求连接的社会场景和文化土壤。深夜食堂的成功在于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细微的情感交流和温暖,而这正是中国社会所缺少的。

7. 为什么很多网文小说的主角都是孤儿?

答:

  • 规避家庭问题: 中国式家庭关系复杂难处理,将主角设定为孤儿可以避免触及这一敏感话题。
  • 强化主角的个人意志: 孤儿身份可以让主角的成长和奋斗显得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容易获得读者的共鸣。

8. 海外华人在面对重大危机时会作何选择?

答: 答案并非单一的。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逃离,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留下。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社会资源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但是,与茨威格不同的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更加发达,海外华人在面对危机时会有更多选择。

网络产品的“难民”、“迁移”和“润”

挺有意思 … 很早就用了“数字难民”这个词,其实更早是“自我放逐”,墙高了就难民化了。很有这个身份自觉,除了微信基本都是墙外应用。然后看到逐日苛刻,很多人从微博跑到推特,是真心感受到逃难、规模化的难民。

之前 Twitter 变 X 算是换政党。如果收购就像是被殖民吧,我觉得 Instagram 被 Facebook 收购后就是“殖民”状态,当然现在已经内化了成帝国大邦了。

所以不满 X 跑到长毛象,更像是跑到乡下了,田园生活。移到 Threads 就像是“润”,但那也是 Meta 帝国。所以我这两天用 Facebook 会觉得从 X 迁移来 F,更像是一些中产的“润”:找个对自己好点儿的地方。

产品使用体验上,Facebook 在我心中从给 Twitter 提鞋也不配,到轻松踩 X 一脚,也是很有趣。

  1. 不要钱就可以定制下方的tab,可以集中在核心功能,比如小组、主页。
  2. 首页动态可以一定程度定制,另外不断叉掉不喜欢的营销号可以极大优化首页信息流。

希望世界尽快回转到减少人工智能的时代,减少推荐,减少算法排序。让人们在不断主动选择的过程中自我塑造,而不是被短视频/撩拨贴不断异化或者矮化或者弱智化。

不过回到网络产品的“润”,离开 X 还是很难的,我难免想起“好山好水好无聊”这句常见感慨,毕竟可能难免会想身处热闹场景里。

娜拉出走以后呢?或者,我们逃离以后呢?

我觉得很多人是不理解,什么是“选择”,什么是“逃离”。

移民这个经典的词还是假设了一个宽裕的情境,这里是人们主动选择,拥有拥有某种选择权。但是今天的“润”,更接近于“逃离”——当然,以前的移民可能不少也是以逃离之心进行的。

我最近会常常想起《玩偶之家》,这部剧在我们的现代史上,引进,引发了很多讨论。一个最被问及的问题就是: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

她会有更好的命运吗?还是说她一定不得不再次回归家庭或者另入一个家庭?她可能生活得更为悲惨吗?

这不仅被广为讨论,而且“家庭”作为束缚的象征,人们尤其是女性的逃离,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问题,被其他作品以多种方式来表现。对,当女性决定追求自由独立的时候,选择了离家出走,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提供一个“出走以后的可能性”。

这种结构性的困境,绝对了对女性来说,只有牢笼和丛林两个选项。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在为丛林生存做一切准备,或许是ok的,可应对的,尤其是她出生于丛林。可惜的是,长期的家庭牢笼其实是已经卸下了一个人的能量,已经消耗了她。逃离往往是一个需要积聚全部能量再次剧烈消耗的过程,很可能人已经“空空荡荡”了,这样是否能在如此消耗之后还存活于丛林,确实是个真实问题。

于是,牢笼其实一直是有人歌颂的,囚徒们也经常开庆典。

现在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了新的版本。你有自己完整的语境,在一个国家里面生存,努力卷了很多年,基于这个语言和这个国家的方法论,充分沉浸式发展了各种技能,最关键,你所有的“意义”感和价值确立,都是建立在这个之上的。

突然一切取消了,巨大的剥夺感使得你决定“逃离”。那么,一样的问题出现了,“逃走以后呢”?

今天的润,相当于是逃走,每个逃走的人都在努力交一个答卷。但是我们至少知道,牢笼不值得依恋,奴役不应该庆祝——我们已经确定了答案的小小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