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游山打猎 油管频道
嗯,在想一点问题

等我想想,我到底在想什么?

Twitter

公共议程

希望高氏兄弟尽快平安安全。

写这篇是因为传出高氏兄弟被捕。高氏兄弟在推上也很久了,当时看到的时候心里是发出来“咦”的声音。我经常用“真诚”这个词,主要是指是否直视了自己内心并详加审问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里有个词叫做“新生代艺术家”,方力钧、岳敏君这类为主,高氏兄弟应该也在其内。年轻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热衷当代艺术,看了很多评论、画片、杂志和展览。后来不太喜欢了。基本上就是很典型的没有能够真诚对待自己,在“市场化浪潮”里巨大获益,忘掉了起点和初心。高氏兄弟应该不是这样的。他们一直还是真诚的、对抗的方式实践着。所以一方面是不信任、另一方面规避自己去“话当年”,我有意识约束自己的谈话方式。但现在人在墙外,也自觉更清明了,想着“自我陈述、个人当代史”这样的词汇,或许回忆一下也没什么。甚至,可以清理自己普普通通的过去,把其中很小的部分摘取出来,小规模升华一下,至少还会觉得同路上三三两两有些人影。高氏兄弟Twitter账号是: @GaoBrothers ,还有很多能看的。还画过张展,虽然张展又不见了,虽然他们也不见了。梳理过去也有独特的价值。当年我对“新生代”这个名词非常推崇,因为这个词下面集结了非常多的当代艺术家。但今天...
杂记

Twitter 的“个人当代史”

我最近的关键字是“自我陈述”和“个人当代史”,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做了一点实践,叨叨说了很多条,然后觉得内心的郁气还是有所抒发。把它记录在这里。 其实“简中twitter”是有自己的历史的,某种意义还挺豪华的历史,这段豪华历史里不管跳出来如何看对错,但是那些年人们都是非常真诚的。最主要它曾经创造出一个“以反对方式来行动的网络”。 如果简单回顾下,大概是: 1. Geek、Web2.0早期用户 2. 民间反对者行动网络 3. 前者式微,海外反对者渐多 4. 郭文贵阶段。(大傻逼,跟随者都是大傻逼。 5. 漫长的微博难民阶段。(挺烦的,但也交了新朋友。 6. X时代/流量时代。(人渣马斯克接手前就开始了,接手后飙进 但是这是“显历史”,我觉得有些隐藏的线一直跑下来,更有意思和更值得“当代史方式的陈述”。比如屠夫这种入狱前、入狱时、入狱后就是“行动”的隐线,之前是行动者网络的一部分;入狱时王大姐持续的发帖承接了之前的明信片,接续了709家属喊冤史;出狱后要补郭时代、流量时代之类。 我且敬且喜的卢桑也是一条隐线,2011还是12年开始的非新闻,约等于推上的行动网络走到下半程,维稳力量一路...
杂记

网络产品的“难民”、“迁移”和“润”

挺有意思 … 很早就用了“数字难民”这个词,其实更早是“自我放逐”,墙高了就难民化了。很有这个身份自觉,除了微信基本都是墙外应用。然后看到逐日苛刻,很多人从微博跑到推特,是真心感受到逃难、规模化的难民。之前 Twitter 变 X 算是换政党。如果收购就像是被殖民吧,我觉得 Instagram 被 Facebook 收购后就是“殖民”状态,当然现在已经内化了成帝国大邦了。所以不满 X 跑到长毛象,更像是跑到乡下了,田园生活。移到 Threads 就像是“润”,但那也是 Meta 帝国。所以我这两天用 Facebook 会觉得从 X 迁移来 F,更像是一些中产的“润”:找个对自己好点儿的地方。产品使用体验上,Facebook 在我心中从给 Twitter 提鞋也不配,到轻松踩 X 一脚,也是很有趣。不要钱就可以定制下方的tab,可以集中在核心功能,比如小组、主页。首页动态可以一定程度定制,另外不断叉掉不喜欢的营销号可以极大优化首页信息流。希望世界尽快回转到减少人工智能的时代,减少推荐,减少算法排序。让人们在不断主动选择的过程中自我塑造,而不是被短视频/撩拨贴不断异化或者矮化或者弱智化。不...
公共议程

吃瓜、长舌八卦和公共讨论

Twitter 这类社交媒体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混淆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 Timeline 和发言里,在这两个领域彼此挑战。但是越是如此,恐怕就是越是要谨慎。以及,通过这样日常观察,大概可以更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公共讨论,以及甄别出真的值得 Follow 的对象吧。
技术政治

拉黑马斯克,拒绝授权

马斯克收购 Twitter 之前,就已经深谙“被关注”是一种权力,并且还包含了利益转换。从在 Twitter 上公开讨论买卖特斯拉股票就已经很清楚表明了,再后来对 Doge 币的操作也是如此。在这个背景之下收购 Twitter 我自然是很担心以及“不以为然”的。后来基本就是“权力表演”了,比如发一个不着调的调查是否要解封川普——这个事情不是以这样不合规的调查,能作为行事依据的。但是,它却充分能体现一种“权力感”。嗯,以及更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证实上面,马斯克很懂“关注”等于“权力”。由于经常因为转发和推送看到他的 Tweets,我有一次刻意看了下,WoW,很夸张,一亿两千七百万的粉丝。我觉得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他是我认为会滥用权力的人,因此,被“关注”而获得权力必然会被不当使用。如果说这涉及到权力问题的话,普通人是要意识到,自己的关注其实是一种对他的授权——而超大规模的集体关注,其实是完成了某种方式的整体授权,他会行使这种“话语强权”。这很没意思,在极权肆虐,我们依然生活在强权阴影下的当下,这种无形的授权是一种危险行为。所以我认真想了想,就拉黑了他。最近看到新闻《 Twitter...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