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真的有人是需要被看到、听到和扩音的
国内一个小众知名文化品牌被查了,因为有些往来,所以很有感慨,发了条推,没有提及名称之类。结果有个人来说“老中人出去了还是有深入骨髓的恐惧”,瞬间心情非常糟糕,社交媒体没完没了的粗鲁和低劣,大概是无法避免了。这个不是敢不敢提名字的问题,而是提名称是否合适的问题,因为事件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定性的,是否需要“外网化”,是否需要“政治情境化”,很难判断,不知道是否会给当事人带来麻烦。因为在办案件的那些人,越来越“不确定”,权力也是没有任何约束的,所以只能持保守低调的姿态而已。这只是其一。重点在于,发这种帖,对我来说就是网络生活里的感慨,它谈不上“发声”。我只是需要很小心规避,自己不要掉入流量陷阱,不要抢信息,通过表达愤怒或者传播号召什么,它就是个感慨。如果是发声,它是公共领域的一件重要事情。我对待这个还是很有原则的,在推上了简单写了一下,也记录在这里。我判断大概是有个层次的:首先我是判断它是否是一个被当局当作政治案件来处理的。如果不是在这个层面,那么就要考虑它是否有必要卷入“海外公共舆论场”,因为这个可能带来某些不确定的影响,必须考虑当事人来评估。虽然也很难评估。但不管怎样,我会选择保守一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