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Youtube
Sponsored links

还真的有人是需要被看到、听到和扩音的

国内一个小众知名文化品牌被查了,因为有些往来,所以很有感慨,发了条推,没有提及名称之类。

结果有个人来说“老中人出去了还是有深入骨髓的恐惧”,瞬间心情非常糟糕,社交媒体没完没了的粗鲁和低劣,大概是无法避免了。

这个不是敢不敢提名字的问题,而是提名称是否合适的问题,因为事件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定性的,是否需要“外网化”,是否需要“政治情境化”,很难判断,不知道是否会给当事人带来麻烦。因为在办案件的那些人,越来越“不确定”,权力也是没有任何约束的,所以只能持保守低调的姿态而已。

这只是其一。重点在于,发这种帖,对我来说就是网络生活里的感慨,它谈不上“发声”。我只是需要很小心规避,自己不要掉入流量陷阱,不要抢信息,通过表达愤怒或者传播号召什么,它就是个感慨。

如果是发声,它是公共领域的一件重要事情。我对待这个还是很有原则的,在推上了简单写了一下,也记录在这里。我判断大概是有个层次的:

首先我是判断它是否是一个被当局当作政治案件来处理的。如果不是在这个层面,那么就要考虑它是否有必要卷入“海外公共舆论场”,因为这个可能带来某些不确定的影响,必须考虑当事人来评估。虽然也很难评估。但不管怎样,我会选择保守一点。海外舆论能发挥帮助改善当事人状态的情况并不多见。

然后是基于熟悉程度。有少数朋友,我知道他们的价值取向,知道他们是选择抗争的道路的,这涉及他的人生诉求,我会选择尊重,会考虑鼓与呼。

再就是看是否有“代理人”了。一些身陷囹圄的人,他们是有朋友的,那些判断是真的亲密、认同的朋友的态度,我会倾向于跟随。在推上,其实是有很多政治犯的妻子、家人在承担“代理人”的角色,很努力的呼喊,声量也很不够大,这个时候,仅仅是做好转发,就算很好的履行自己作为个体的职责了。其实也没多高要求——但其实知道的人也不够,然后愿意坚持遇到就转发的人同样是很不够。

嗯,除了短时心情略影响外,我确实也不在意这些。但是我愿意写一片来解释一下的原因,更多是,还真的有人是需要被看到、听到和扩音的。

我是觉得,经常有些事件发生,就有人假装熟络的说个不停,很难排除他是否是在诉求于流量,以身陷囹圄者为薪柴,身处海外的廉价嚷嚷,让人厌恶和心寒。再就是另外一些人毫无作为,但是“老中人”、“老中人”指点别人停都停不下来,我实在搞不懂,明明他都匍匐在地上了,对还勉强站着或者弯着腰也不趴下的人,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重复一遍,还真的有人是需要被看到、听到和扩音的。

标题和URL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