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恋爱脑”和为什么会“恋爱脑”

当“ ChatGPT 给了我一个人类的普遍故事”时,我是觉得它可以很好的帮我讨论“恋爱脑”这件事情,我是觉得“恋爱脑”很大程度是一种“规训”结果,是由无数的故事堆积起来、规训出来的情感反应。按照对 Ai 的描述,“它是人类知识的模糊抽象”,那么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类故事的基本形态”,如此你看:一见钟情、女性“也”(被动)动情了、女性表现出魅力来、男性搭建小木屋提供家 …… 这就是一种最核心的生活模式了。

在女性主义出现之前,基本上人类大多数的故事都切着这个类似的方式在讲述。所以,它就有机会“规训”。这个规训如果再跟巨大的社会习俗、社会保障相关联,那么会更深植于人的潜意识。

不过,这个观点只是“恋爱脑”答案的一部分吧,甚至可能有点偏仄。我在 Twitter 就这个问题提问时,得到一些答案,对我看这个问题都有帮助,也得到了更宽的“答案”。所以摘在下面:

比如前几年那个嫁到藏区被家暴,打得头破血流,还在演讲的时候跟听众宣讲自己的爱情多么美好,你一定要像我一样恋爱结婚啊的故事,就是比较好的解释吧。by crowquill

戀愛產生的荷爾蒙挾持大腦做出一些很不理智的事在我看來就是戀愛腦,比如男朋友去坐牢還哭哭啼啼說要等他,孩子爸爸在牢裡她也要不惜一切代價跟正在服刑的罪犯領結婚證。by 8964Nala開心

就是一切考量从爱的冲动出发,priorityrelationship吧。by Damyata

中國特有概念吧,上野老師說特有。作為女生、我的理解就是戀愛大過天,不顧一切。by Ho Peirong

出于一段恋爱关系时,会忽略身边其他人和事,智商为零。by Eva

我个人感受自己是恋爱脑的时候的本质是自己没有值得骄傲/欣慰/自豪/Secure的方面,恋爱后以对象的优点当成了自己的门面。而非真正的冲昏头脑。by Xi

苯基乙胺?去甲腎上腺素? 人腦在戀愛中會感受到特殊的化學物質釋放和神經傳導素,進而影響個體的情感、行為和思維方式。 個人體驗,享受在感情中無條件不對等地付出,認為對方所言所行全是對的,對其錯誤言行合理化,這種愛對方超過愛自己的感覺。byPHOΞNIX ⁴ˣ⁴

这些回复对我价值明确。我可能过多把事情放在我理解的“规训”诉诸于潜意识这个答案了。事实上至少有三个层面:

  1. 生理性的。因为恋爱带来的激素引发的。
  2. 心理性的。对关系的依赖,或者就是“爱”本身包含的期待。
  3. 社会心理性质的,类似于安全感、自我认同这些东西对一段关系的投射。
  4. 社会规训,如前讨论。

嗯,以供参考。BTW,这段讨论也是来自上野千鹤子议题,有人说简直就是跟三个恋爱脑在讨论。我想了一下,已经在长期关系之中,很难算是“恋爱脑”了吧。

问了一下 ChatGPT,给我了一个恋爱脑的定义和描述,我觉得很赞,也 Share 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恋爱脑”是一个非正式用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恋爱期间因为感情上的高度兴奋和投入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特殊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这些行为和状态包括但不限于:

  1. 非常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想念对方;
  2. 对对方的缺点视而不见,只看到他们的优点;
  3. 感觉自己的世界只有对方,忽略了其他的人和事;
  4. 对对方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包括欣喜、悲伤、愤怒、失落等等;
  5. 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只顾迎合对方。

总之,“恋爱脑”就是指人在恋爱期间因为情感上的高度兴奋和投入而表现出的特殊心理状态和行为。

嗯嗯,最后的补充:1. 恋爱脑,应该是男性也会吧,毕竟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产生,只是它普遍泛化为女性行为的话,就还是一个重要的性别议题了。2. 嗯,恋爱本身还是美好的,所以恋爱脑也不能单纯看作一个“傻事情”吧。

“坠落”下来的上野千鹤子

对上野千鹤子,她在中国出版的新书的营销应该算是成功的吧;以及向更多一点的人普及”女性主义“,或许也算做到了。但是作为旁观者,不合时宜参与讨论的男性,觉得这场社交媒体的主导的”营销“还是十分别扭。

上野千鹤子是“学术精英”的,因为“社会运动”所以也算是“大众文化”的部分。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杂志电视台这些,很好连接了“学术精英”和“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还是文化层面,上对下的生产居多。但是自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却不是之前意义的大众文化,而是下对上的生产,生产出议题和流量,界定了讨论的“爆点”。

这些议题、关键字、爆点,反过来庸俗化地在文化上向上生产,约束了讨论方式和内容。(当然是在言论管制巨大加持之下。)国内的文化人最大的窘境就在这里,他们被庸俗甚至愚蠢的议题完全牵绊住,全身心投入,获得收益。在文化层面不再是引领者,而是被生产出来的工具人,把庸俗打扮得漂亮点取悦大众。

回到“宿舍对话”,很多关键词都在创造庸俗化,一开始就是精心设计的,哦,不对,是被庸俗化创造出来的工具人对庸俗社会的精心打扮。只是,把上野老师拖到泥潭了(虽然上野老师看上去并不介意),泥潭由“北大女生”、宿舍、已婚、婚育等一系列组成,最关键,这三个女性的用词、提问都是社交媒体的提炼。

说一下社交媒体的提炼,它很快普及diss、吐槽,比如突然所有人都说Marry过年回家变小芳,所有人diss亲戚问自己收入和婚嫁,你不跟这些议题和说法方式就“落伍”和没流量。于是,“必须”不断去追这些东西,反过来就被这些俘获和“再生产”了。所以,这里最大的可怜是:看到三个被庸俗再生产过后的北大人。

这把“性别议题”置入到了最尴尬的场境里。最难受的不是一个男性熟练用着性别议题来展现“真懂”,这恰好事件里我觉得很特别的“刺点”。我们由此要想,一个 社交媒体欢腾化,可以被熟练操纵大量正反“关键字”的讨论方式 本身是否有价值。议题被拉入浑水路,就很难再塑和具备力量。( 异化是永远的阴影。

不过,沿着“社交媒体场域”这个切入点看下去,或许上野老师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冲突和违和。相反,墙内的自媒体们非常迫切的需要各种冲突,以至于能有效放大这种冲突,哦,一切都是为了流量,于是,这个“一切为了”就继续能拉低话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