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游山打猎 油管频道
嗯,在想一点问题

等我想想,我到底在想什么?

伦敦

公共议程

社会主义价值观糊了谁一脸?被资本和消费驯服的街头涂鸦艺术重回观念前线

伦敦街头涂鸦艺术街区的一面长墙,被完全白漆覆盖,然后刷上了红色24字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发轩然议论。作为一个对当代艺术略知一二的人,我看到这个“作品”,瞬间激动起来了,忍不住想要哈哈笑。因为作为“阐释”,这个事情有太多的阐释空间,多义、丰富,是个评论的富矿。而且显而易见,这个作品在那里,必然会被继续演绎,它不仅流动性、活生生、长期延续、激烈冲突,而且会放在社交媒体里成为长期景观,引发阐释的连绵风潮。先做免责声明,我认为这个“艺术行动”是野蛮粗鲁、侵略性,反映了长期极权带来的鸡贼、混淆和愚蠢。但这不重要,因为当代艺术是“观念”的,作品在那里,阐释自己会奔跑。街头涂鸦艺术在 1960 年代的美国实践,以及大众媒体的上升阶段,使得它得以成立,并且逐步全球发展。但是,它的出身是反抗的、街头的、政治的、叛逆的。某种意义,它是当代的,观念的。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在资本主义经年累月的加持之下,一个反对的叛逆的角色“街头涂鸦”慢慢被驯服,变成了青年消费文化的中坚代表,产生了大量的商品,从鞋子到滑板;更别说在大量营销活动里透彻使用,基本是知名涂鸦艺术家变成了大品牌们的堂上客。这个时候,人们的接纳和宽容也越...
ads
标题和URL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