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游山打猎 油管频道
嗯,在想一点问题

等我想想,我到底在想什么?

2023-08

文艺批评

从“个人实现”的异化看《山道猴子的一生》是如何切中大众心理的

前言《山道猴子的一生》,作为爆款来得实在意外,虽然我能给一个解释,但也只是事情火爆以后尝试性的解释。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可以算是对这部火爆的youtube视频的评论,也可以算是一个单独的文章。我想讨论一下,借这部片子讨论一下,自我实现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的困境。成功引爆的油管视频故事梗概从制作层面,《山道猴子的一生》很简陋,甚至有点粗劣,所以它的成功应该在于讲了一个好故事,引发了很多潜在共鸣。概述的话,就是一个普通的、喜欢跑山的、有机车爱好的年轻人的故事,他分期购买了重型机车,然后被骗了,因此需要多打工来还信用卡——最为特殊的部分,在当下这个时代也挺普通的,其他就是他的爱好、工作、恋爱被绿、再次恋爱、和朋友们的闲聊等,无非是在这样的琐细中人生变得越来越被动,然后在一次跑山超道的时候遇到迎面而来的卡车,2秒钟,什么都结束了。网络特性故事完全是由人物对白来推进和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很即时通讯;画面没有出现IG、Tiktok或者YT,但是却提到并且隐藏着推动了剧情,所以,它很社交媒体;在对白里大量使用了网络语言,网络媒因词汇频繁爆出,所以它有很网络文化。考虑到整个制作简单粗劣,重在讲故事、...
公共议程

这个时代,选择什么议题来讨论是更重要的事情

不想在twitter讨论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个原本想发推,忍住了。朋友说“柴静”绝对是热门关键字,做 youtube 必须用这个名字当标题和关键字,会有自然流量。我深以为然。恰好我最近在很努力做youtube,但还是忍住了做这个题材。因为,预告片看完,一点不想看后面的片子了。(这只是个人情感。各位该看就看。)穆斯林的恐怖叙事,已经被西方做了无数遍了,但恐怖主义叙事讲得下去吗?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明显就是“恐怖叙事”是无法自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叙事不管多么人文,它依然在强化恐怖主义叙事。从启动的框架就限定死了在这个范畴,依然加深“警惕”和“恐惧”吧。我在公众号时代就反复自我提醒和反复叨叨,这个时代选择什么议题去讨论,比 如何讨论要重要得多。我们能期待这个讨论里包含新疆的集中营化吗?什么样的讨论有助于他们状况的改变呢?并不是强求要参与这个议题,而是若干重大议题就是这样彼此关联的。可惜的是,我一点也不想站在批评柴静的立场上。你看那一窝蜂的上来啃噬谩骂的自媒体们,跟他们站在一起觉得于过耻辱。呜呜。可惜流量。话说,我youtube你们都订阅了吗?读者们顺手订阅一下呗。
公共议程

独立开发者不应为权力软辩护,为资本强辩护

先做一下声明,我有不少做技术的朋友和独立开发者,我很喜欢他们。我觉得存在的意义在于创造某些事情,而创造的过程会让人丰富有意思,独立开发者们都属于这类,我很愿意和他们交朋友。但是最近这些年我的表达越来越激烈,然后头脑里内在的标线也越来越高,所以交流就越来越少。我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需要考量政治问题、权利问题的,这背后可以有妥协但是可能也需要原则。但实际情况是,很难讨论。只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只要有自己沉迷和投入的事情,只要有其他道路,政治问题和权力问题都可以悬挂。原本这也是无所谓的,但是你会看到软辩护和强辩护两种情况,而且很普遍。软辩护一般发生在社会层面、政治领域,讨论到社会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能看到可以宽容的部分、可以理解的点、分析背后还存在某种有意义的逻辑,或者是“事情要从两面看”,不是去看权力本身的实施机制,不关心“授权”的问题。这种“理中客”的思路,很容易得到逻辑上的自我鼓励,从而不断强化。虽然他们不会投诚、对权力并不信任,但事实上常以言论维护权力。很多时候,只是权力还没有Touch到你而已,慢慢就会到你了。比如封 VNP 的时候,你没有做 VPN;封新闻信息...
技术应用

思考 ChatGPT 有关问题的核心点:人和 ChatGPT 的区别在哪里

ChatGPT 太强大了,基本上超越了大部分人在文字,阅读,理解,表达方面的能力了。以至于,人们都能直接意识到,世界要变革了,它会成为未来的基础建设。一方面人们探索对它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困惑。最典型的在于:人和 ChatGPT 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认真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要看,人和 ChatGPT 的类似点在哪里,如果一直希望在类似点上展开竞争,那一般意义来看,估计就是完败吧。我们和 ChatGPT 是如此类似,都是在过去大量信息获取的基础之上,形成某些套路,或者说是逻辑,信息反馈的回路,认知框架等各种词。头脑是一个巨大的,有规则也有不确定性的系统,然后再基于新的信息输入,随即调取进行处理,进行对外输出。不同的输入方式,不同的提示词,在我们头脑里也会激发各种不同的信息关联,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还会激发情绪,潜意识————某种意义,ChatGPT 甚至也具有这些,或者说可以模拟这些。我是觉得只有放弃掉在这些层面寻找人的特别,寻找优势,才能找到更好的认识。我自己认为,区别在于,人是有欲望的/有需求的/有行动的,相比,ChatGPT目前还没有体现出这样的特征来。那么第二个区别...
公共议程

社会主义价值观糊了谁一脸?被资本和消费驯服的街头涂鸦艺术重回观念前线

伦敦街头涂鸦艺术街区的一面长墙,被完全白漆覆盖,然后刷上了红色24字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发轩然议论。作为一个对当代艺术略知一二的人,我看到这个“作品”,瞬间激动起来了,忍不住想要哈哈笑。因为作为“阐释”,这个事情有太多的阐释空间,多义、丰富,是个评论的富矿。而且显而易见,这个作品在那里,必然会被继续演绎,它不仅流动性、活生生、长期延续、激烈冲突,而且会放在社交媒体里成为长期景观,引发阐释的连绵风潮。先做免责声明,我认为这个“艺术行动”是野蛮粗鲁、侵略性,反映了长期极权带来的鸡贼、混淆和愚蠢。但这不重要,因为当代艺术是“观念”的,作品在那里,阐释自己会奔跑。街头涂鸦艺术在 1960 年代的美国实践,以及大众媒体的上升阶段,使得它得以成立,并且逐步全球发展。但是,它的出身是反抗的、街头的、政治的、叛逆的。某种意义,它是当代的,观念的。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在资本主义经年累月的加持之下,一个反对的叛逆的角色“街头涂鸦”慢慢被驯服,变成了青年消费文化的中坚代表,产生了大量的商品,从鞋子到滑板;更别说在大量营销活动里透彻使用,基本是知名涂鸦艺术家变成了大品牌们的堂上客。这个时候,人们的接纳和宽容也越...
公共议程

涿州水患背后的“社会没了”

今天想讨论的话题是以涿州作为开始,我们想讨论一下什么是民间、社会和自组织这些概念。涿州的大水引发了很多相关的讨论,那很正常的一点就是在于:我们又看到了很多很多愚蠢的荒谬的事情。比如说有救助的队伍下不了高速,因为需要资质才可以:再比如说公章被水冲走了,盖不了公章就没有办法采取行动。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那么大家也看到救援的实际效果不好,基本上来说基层的效率是很低的,有效性也值得怀疑,所以,“老百姓”损失惨重。那这里面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在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体制的这种规训,社会的力量其实是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人性其实也会越来越差。然后每个人不需要替别人负责,只需要服从安排,然后基层的官员也只要对上负责就可以了,他们基本上不需要对下承担什么责任。长期的这种状况,人性就会变得非常的糟糕,所以也就很难在一线有效地组织起救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古代的状况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因为信息还是可以在人跟人之间传递的,然后当疫情危险出现之前,还是有很多预警的,然后当地还是会有乡村势力来去组织力量去救灾。那么此外,因为这个一地就是一任的这个父母官,他还是需要为他的县城市的子民负责的,所以基本上来说还会...
杂记

葛饰北斋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啊

因此,到八十岁时,我将有更大的进步;到九十岁时,我将深入了解它们的本质;到一百岁时,我希望在我的艺术上达到一个神妙的状态。到一百一十岁时,我画的每一点、每一笔都将栩栩如生。
ads
标题和URL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