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这段话的很多词过敏
在一般医学上来说,频繁接触会“脱敏”,但是我从“语词”准确说“简体中文的日常用语”里跑出来,反过头去不断接触“它们”,反而是益发敏感,基本上讨论公共问题时,遇到某些词就立刻鸡皮疙瘩,然后充满警惕。我发了一条推特内容如下:朋友发了台湾的“飞地书店”给我看,我觉得挺好的。香港人应该以“香港”的内核存在,原本美好的城市正在失去“香港精神”。我更觉得散落在全世界的香港抗争一代的年轻人,能以“香港”实现某种联结,有所创造(至少成为声息相通的共同体),不要被艰难时世和谋生发展消耗掉全部。然后有人跑来留言,我也摘录一下:中国人的勤劳+抓住改开背靠大陆的机会+广东福建人对钱财的贪婪+英国人带来的国际认可的制度+英国政府管治轻微尽量不干涉这个群体 造就了香港所谓美好。其实 大多时候都是表面。即使没有共产党即使没有回归中国 烟花也始终会散去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一如 狮子山拼搏精神很难再出现年轻人身上一样。我读的时候,觉得不断在被戳,浑身鸡皮疙瘩。 “所谓美好”的“所谓”二字,就是 #言简地 特色。好即好,不好即不好。但我们长期以来的”辩证法“思维和小民意思,恐怕是不愿意面对别人的美好,承认并且学习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