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与 社会控制
人工智能与社会控制
摘录自「AI 控制:AI 是解救被社交媒体和算法控制的人们,还是更加深刻控制人和社会?」
参与者:Indigo Talk 主持人,horse
核心洞察
核心主题
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个人产生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其在社群媒体和算法控制方面的作用。对话追溯了互联网和社群媒体的演变,从早期的开放性到当前的封闭性,并将此与 AI 算法的崛起联系起来。主要关注点在于 AI 是否会成为解救人类免受先前控制的工具,还是会导致更深层次的控制。
总体结论
这段对话以一种深刻且略带悲观的视角,分析了 AI 特别是结合社群媒体算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从早期的开放网络到现在被算法和 AI 主导的「封闭花园」,人类正逐渐失去对信息和自身认知的控制权,甚至可能沦为 AI 和权力结构的工具人。面对一个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大量普通人类的趋势,对话的结论强调了保持主动思考和创造力的关键性,认为这是人类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生存的最后底线,也是创造一个更乐观未来的唯一途径。
互联网与社群媒体的演进
早期互联网 (Web 1.5/2.0)
开放链接 可读写
以博客、维基百科、Google 搜索为代表的开放链接,用户可以自由地阅读和写作。
社群网络时代
社交互动 媒体网络化
以微博、人人网、开心网(中国);Facebook, Twitter(全球)为代表。逐渐从朋友网络转向媒体网络。
「大 家 看 到 的 内 容 呢 就 很 快 的 从 朋 友 网 络 从 朋 友 去 friend network 变 成 了 media network」
移动网络时代
封闭花园 App主导 超级App
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和用户体验设计无意中促成了应用程序成为「封闭花园」,用户倾向于停留在单一应用程序内,降低了探索外部链接的动力。微信等超级App更容易出现。
「但 是 今 天 到 了 移 动 网 络 你 会 发 现 它 是 一 个 封 闭 的 花 园 打 开 Facebook 一 直 刷 Facebook 打 开 个 微 信 一 直 刷 微」
算法的崛起与控制力
算法主导内容
算法,而非社交链接或用户的主动选择,成为内容呈现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形成了「算法控制」的网络形态。
「你 说 抖 音 是 视 频 互 联 网 还 是 算 法 互 联 网 我 觉 得 视 频 不 是 太 重 要 我 觉 得 算 法 更 重 要」
算法塑造用户
算法不仅是分发内容的工具,更在积极塑造用户的认知和注意力结构。通过反复推送某些信息(「毛点」),算法可以引导用户的思维方向。
「就你打开抖 音 你 打 开 那 个 就 是 就 小 红 书 小 红 书 还 好 一 点 吧 你 就 你 打 开 抖 音 打 開 那 個 X 的 首 頁 你 的 前 面 的 所 有 的 這 種 經 典 的 想 像 完 全 沒 有 任 何 關 係 他 不 他 不 關 心 你」
内容创作者的困境
内容创作者感觉像是在为平台「打工」。即使积累了大量粉丝,平台仍然可以透过调整算法来控制内容的触达范围,倾向于扶持新账号。
生成式 AI 的冲击与挑战
算法控制的进阶
生成式 AI 的出现将算法控制推向了新的层次。它不仅能分发人类创造的内容,还能大规模生成内容,可能导致网络上充斥着由 AI 生产的「垃圾内容」。
「如 果 我 现 在 是 一 个 抖 音 用 户…你 只 是 觉 得 这 个 人 长 得 怪 怪 的…但 没 有 任 何 区 别」
对知识获取的威胁
生成式 AI 特别是对严肃知识内容的影响是令人担忧的。当 AI 生成的长篇文章和深度研究报告充斥网络,且幻觉率很高时,人们将难以辨别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导致整体知识领域的塌陷。
「但 是 如 果 你 你 当 你 想 去 获 取 内 容 的 时 候 真 正 意 人 内 容 的 时 候 你 已 经 没 有 办 法 获 取 了 因 他 被 完 全 占 领 了」
信息环境的塑造
越来越多的网络内容正在被生成式 AI 所塑造,特别是在信息层面。可能导致信息的同质化和观点的单一化,真正有深度和独创性的内容可能难以浮现。
AI 时代下人类的角色与未来
AI 作为权力结构的工具
人类使用 AI 完成形式化的、无意义的工作(如写周报),这些工作往往是为了巩固权力结构而存在的。这使得人类成为 AI 和权力结构的「工具人」。
「所 以 人 类 用 AI 现 在 做 的 所 有 的 事 情 都 是 为 了 巩 固 权 利 那 么 其 实 都 是 自 我 努 意」
人成为 AI 的「搬运工」
在一些场景下,人类利用生成式 AI 生产内容,再通过社群平台的推荐算法进行分发。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仅仅是生成式 AI 和推荐算法之间的「搬运工具」。
「你 成 为 纯 粹 的 一 个 生 成 和 搬 工 具 嘛 对 啊 左 边 是 被 生 成 是 算 法 生 成 是 AI 如 意 右 边 是 被 推 荐 是 AI 如 意…」
未来不一定需要人类?
随着 AI 智能的商品化和规模化,机器人智力将超越绝大多数人类。在资源有限且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普通人类的劳动力和存在价值可能会急剧下降。
「很 多 人 没 没有 想 明 白 的 点 就 在 于 真 的 需 要 这 么 多 人 吗 ? 往 后 100 年 放」
主动思考的重要性与人类价值
在 AI 飞速发展,人类面临被边缘化甚至存在价值被质疑的未来,对话强调了主动思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主动思考和创造,人类才能创造一个被未来需要的形态。人类的意义或价值可能在于那些 AI 难以或无法取代的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创造未知、情感链接、艺术创作以及探索和质疑现状的能力。
「我 唯 一 的 一 个 一 个 证 明 就 是 说 呢 我 们 得 主 动 思 来 创 造 需 要 我 们 的 未 来 这 个 才 是 我 们 应 该 做 的 事 情」
常见问题解答 (FAQ)
1. 过去数十年,互联网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2. 从桌面网络到移动网络的转变对信息获取方式有何影响?
3. 社交网络的算法如何影响用户的行为和认知?
4. 为什么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感觉自己像是在为平台「打工」?
5. 生成式 AI 的出现对信息环境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6. AI 时代下,我们所消费的大部分知识和信息是否正在被生成式 AI 所塑造?
7. 人类在 AI 时代是否可能成为 AI 的「工具人」?这种现象在哪些方面已经有所体现?
8. 在 AI 快速发展并可能使许多人类工作变得不必要的未来,人类存在的意义或价值在哪里?
研究指南:未来科技的社会影响
导读
这份研究指南旨在帮助你复习和深化对提供来源材料的理解。材料探讨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AI)的演变对社会、个人认知以及人类未来生存价值的潜在影响。对话涵盖了从早期互联网时代到当前生成式AI时代的变革,重点讨论了算法对内容分发和个人认知的塑造作用、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以及AI对知识获取、内容创作和劳动市场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最终,对话引导听众思考人类在由算法和AI主导的未来社会中,如何保持主体性、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和创造,以应对潜在的悲观前景。
重点概览
关键术语词汇表
发展时间轴
博客时代
中国第一波网络时代
以博客为代表的可读写网络开始发展。
约 2011/2012年
社交网络兴起 & 策略转变
微博、人人网等流行。Facebook CEO 访新浪,讨论微博内容策略,建议提高新闻权重。
移动网络时代
App主导与封闭花园
智能手机普及,网络使用转向App,形成「封闭花园」。微信崛起。
约 2015-2017年
图像与视频内容繁荣
Instagram, 抖音, 快手等快速发展。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推荐新闻分发。
约 2017/2018年后
TikTok 颠覆市场
TikTok(抖音)通过短视频和算法推荐再次颠覆市场。社交泡沫形成。
约 2020年 (疫情)
《社交困境》与内容操控
纪录片《社交困境》探讨社交网络问题。算法对人类内容的操控达到新高度。
约 2023年
生成式AI爆发
ChatGPT等生成式AI爆发。对知识型内容产生高幻觉率,威胁知识体系。中文网络AI生成内容泛滥问题更为严重。
未来展望
人类价值的讨论与应对
AGI可能到来,人类劳动力价值受挑战。资本与权力集中。强调主动思考,创造需要人类的未来。
社群媒体的影响与困境
社群媒体的「社交困境」
提及纪录片《社交困境》,强调社群媒体为了提高用户停留时间和广告转换率,通过算法诱使用户不断滑动,导致注意力分散、情绪焦虑和信息茧房的形成。
用户成为「产品」
在社群网络中,用户本身被视为产品。他们的注意力、行为和互动数据被用来提高广告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