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很多记忆肯定会被遗忘,但有一类例外,就是它被反复说起。每一次说起,就勾连一次脑部意识,通过反复说起,这样的记忆能保持一个画面一直在脑海里,穿越很多年。至于还有一些记忆,由于深刻,它在成长中反复影响了人的行为,以至于自己很清楚那个记忆如何塑造了自己。
其他的,或许存在,但是更多在潜意识里,以复杂的方式运作,难以触摸。
放到集体记忆里,也是如此。
每当发生重大事件,不断删帖时,会有人涌起想要保存什么的冲动,这种冲动难得可贵,最主要的是,它知道自己是在“不断失去”。于是就会有文档留存行动之类。
可惜的是,这样远远不够。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事件了,还有什么能记得清楚呢?比如2016年疫苗事件,还有人记得吗?我可以列很多个比如。如果同样的时间投入,我会选择“不断言说”。
不断言说才有更真诚的“记忆”。还好在于,有例可举。“铁链女”相比其他公共事件,它有更绵长的记忆,并且可见还会持续下去,至少两三年是没问题。不仅仅是形象深刻,而是它有巨大的说服力,是整个国家女性生存状态的缩影;因此,它被反复提及,它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刺点,通过提及,彼此刺、自己刺,它才能被记忆。
是以,集体记忆,在没有极权管制的情况下,是通过“广泛讨论”来完成的,这种讨论可能因为不断言说延长很多年。极权管制下,讨论空间小,它很难广泛和连绵,但是至少,它可以成为一个刺点,用一个词来不断言说,才算是真切的集体记忆。
另外一件事情,需要把集体记忆跟自己的“行为”关联起来,人不断的思考人生、思考命运,以及不断做努力、做选择,这个过程中消耗的脑资源如果跟行为关联起来,才能让记忆发挥作用,才能被反复锤炼,变成真切的记忆。比如,蒙牛的事情我记得很多,它完全影响了我的行为,我彻底拒绝这个品牌——最近的新闻是它的酸奶打开都是水。
喝蒙牛的人就是没有记忆的。换句话说,没有行动,就是没有记忆的。
人们以为存档是记忆,但是抱歉,存档是遗忘。或者,遗忘的开始。